白族婚礼

时间:2024-01-26 02:35:42编辑:小李

云南鹤庆县的白族地区,哭声则是婚礼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哭嫁是该地白族举行婚礼时特有的风俗。

鹤庆的白族婚嫁,一般都是女落夫家,但也有极少数男方入赘到女方家。结婚这天一大早,男方迎亲的队伍就吹着唢呐,早早地来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此时,新娘已由女伴陪伴着在闺房里梳妆打扮好,静静地等候送亲时间的到来。新郎和迎亲的队伍并不是马上就能娶到新娘,他们要耐心的坐在女方家的堂屋等待,直到日落时才能娶走新娘,当地俗称嫁“黄花(昏)闺女”。

临近送亲的时候,新娘突然伤心起来,眼圈一红,和父母兄弟姊妹等至亲的人抱在一起哭了起来,男女双方的唢呐手不约而同地鼓劲吹起《十二杯子酒》等令人伤心欲绝的白族曲调。哭声和着唢呐声,送亲的亲朋好友也抹起了眼泪,新娘开始一步一回头的迈出娘家的大门,哭声成了整个婚礼的高潮。

哭嫁,既是当地的一种民俗,也是当地经济结构和家庭结构的一种反映。鹤庆白族农村地区,一般都是几世同堂,父母通常都跟儿子同灶吃饭,女儿嫁人后就随婆家,以婆家为主,极少照顾娘家,即使想帮娘家一点忙,但顾及到妯娌间的猜忌,也就很难插手娘家的事。结婚这天,一方面想到父母辛辛苦苦的将自己抚育成人,年岁不饶人,父母已经渐显衰老,自己却因作他人妇而不能尽孝父母而伤心另一方面,在娘家跟兄弟姊妹随便自由,有什么事都由父母担着,自己无忧无虑,而从今后,却要自立门户,侍奉公婆,也不知公婆姑子小叔能否和睦相待,是为忧心。由此,越想思绪越浓,眼泪就自然而然地落了下来,哭嫁也就成了白族婚礼的一大景观。

近些年,鹤庆白族的经济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方虽还以婆家为主,但婆家娘家都能照顾。但是,哭嫁的风俗却依然如昔,且还增加了劝哭的场景,颇有一番味道。

白族人的婚姻观

白族人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般除同姓同宗不婚外,不论本民族内部或与其他民族之间都可通婚。碧江的白族则堂兄弟的子女也可婚媾。海东地区姑表婚有优先权。某些地区尚有“抢婚”,有的属双方自愿有的属生“抢”逼婚。勒墨白族一般婚恋自由,即使老伴病故,男女各方皆可再娶再嫁,儿女赞同。那马白族青年男女恋爱自由,结婚多数由父母包办。而大理剑川一带婚姻一般均由父母包办,要门当户对,“八字”相合。订婚时,男家要送酒、猪肉、荼、糖、衣料、首饰和聘金给女家。订婚后,凡逢年过节都得向女送礼,直到结婚为止。如中间男方停止送礼或女家不收,就表示废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废婚时,有的赔还财礼,有的不赔财礼。白族一般都不轻易离婚离婚时由丈夫写出“休书”,女方得到“休书”后,方可自行改嫁。

寡妇一般不能再嫁,再嫁后不仅受人歧视,而且失去对前夫财产的使用权,再嫁时的聘金也要为前夫家所得。有些地方的白族有“转房”的习惯。如云龙的山区和兰坪那马的白族,当兄长死后,寡嫂可以转给弟弟,称为“叔就嫂”。而丽江的白族则弟媳可以转给哥哥,寡嫂则不能转给弟弟。

上一篇:革加斤

下一篇:基因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