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开,“中经开”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10-01 06:29:11编辑:小李

1,“中经开”是什么意思

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是财政部旗下唯一的信托公司,简称“中经开”。

2005年的新股民可能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在中国金融市场初设的年代,中经开绝对是纵横捭阖的江湖霸主。银广夏造假、长虹转配股上市疑云、东方电子欺诈案……背后都有中经开的身影,90年代,中经开始终以凶悍的手法著称,而最牛的,莫过于“327国债”。
2002年6月7日,中经开因严重违规经营被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撤消。

2,什么是老鼠仓

老鼠仓的意思是:
老鼠仓具体是指庄家在利用公款拉高股价之前,利用自己的个人(机构负责人、交易员及其亲属、同伙)资金在低位建仓。公募基金高仓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是一种搭便车行为。
诚信原则:
建“老鼠仓”违背了职业经理人普遍的诚信原则,是严重的职业道德问题。证券交易员的亲戚朋友提前低价买入股票,然后公司开仓推高股票。所以“老鼠仓”不仅无风险,还能获得高收益。但损害了公司或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甚至可能导致其服务的机构严重亏损。
德隆事件存在严重的“老鼠仓”问题。据说当初参与“老鼠仓”的某证券公司高管亲属获利近千万,全部套现。然而,德隆股票的暴跌导致至少两家证券公司倒闭,多家银行等机构损失数百亿元。

3,“中经开”是什么意思?

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是财政部旗下唯一的信托公司,简称“中经开”。中经开zhōng jīng kāi :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是财政部旗下唯一的信托公司,简称“中经开”。2005年的新股民可能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在中国金融市场初设的年代,中经开绝对是纵横捭阖的江湖霸主。银广夏造假、长虹转配股上市疑云、东方电子欺诈案……背后都有中经开的身影,90年代,中经开始终以凶悍的手法著称,而最牛的,莫过于“327国债”。2002年6月7日,中经开因严重违规经营被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撤消。造句:由于经常做空,央行发公告决定撤销中经开。中经开真是一个害人不浅的公司,谁买了它谁倒霉!进了中经开,自己后悔,家人也跟着倒霉啊!

4,327国债期货事件的来龙去脉

1995年时,国家宏观调控提出三年内大幅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措施,到1994年底、1995年初的时段,通胀率已经被控下调了2.5%左右。众所周知的是,在91~94中国通胀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这三年里,保值贴息率一直在7~8%的水平上。根据这些数据,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有中国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的预测,“327”国债的保值贴息率不可能上调,即使不下降,也应维持在8%的水平。按照这一计算,“327”国债将以132元的价格兑付。因此当市价在147~148元波动的时候,万国证券联合辽宁国发集团,成为了市场空头主力。
而另外一边,1995年的中国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经开),隶属于财政部,有理由认为,它当时已经知道财政部将上调保值贴息率。因此,中经开成为了多头主力。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空头判断彻底错误。当日,中经开率领多方借利好大肆买入,将价格推到了151.98元。随后辽国发的高岭、高原兄弟在形势对空头极其不利的情况下由空翻多,将其50万口做空单迅速平仓,反手买入50万口做多,“327”国债在1分钟内涨了2元。这对于万国证券意味着一个沉重打击——60亿人民币的巨额亏损。管金生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收盘前八分钟时,做出避免巨额亏损的疯狂举措:大举透支卖出国债期货,做空国债。下午四点二十二,在手头并没有足够保证金的前提下,空方突然发难,先以50万口把价位从151.30元轰到150元,然后把价位打到148元,最后一个730万口的巨大卖单把价位打到147.40元。而这笔730万口卖单面值1460亿元。当日开盘的多方全部爆仓,并且由于时间仓促,多方根本没有来得及有所反应,使得这次激烈的多空绞杀终于以万国证券盈利而告终。而另一方面,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则出现了约40亿元的巨额亏损。
1995年2月23日晚上十点,上交所在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1995年2月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的无效的,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这也就是说当日收盘前8分钟内空头的所有卖单无效,“327”产品兑付价由会员协议确定。上交所的这一决定,使万国证券的尾盘操作收获瞬间化为泡影。万国亏损56亿人民币,濒临破产。

5,国债期货“327事件”的来龙去脉?

327是一个国债的产品,兑付办法是票面利率8%加保值贴息。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民间则将2月23日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解释:327是国债代号,并不是案发当日,出事的那天是95年的2.23)

事件发展经过
1995年时,国家宏观调控提出三年内大幅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措施,到94年底、95年初的时段,通胀率已经被控下调了2.5%左右。众所周知的是,在91~94中国通胀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这三年里,保值贴息率一直在7~8%的水平上。根据这些数据,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有中国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的预测,327国债的保值贴息率不可能上调,即使不下降,也应维持在8%的水平。按照这一计算,327国债将以132元的价格兑付。因此当市价在147~148元波动的时候,万国证券联合辽宁国发集团,成为了市场空头主力。
而另外一边,当时的中国经济开发有限公司,隶属于财政部,有理由认为,它当时已经知道财政部将上调保值贴息率。因此,中经开成为了多头主力。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空头判断彻底错误。当日,中经开率领多方借利好大肆买入,将价格推到了151.98元。随后辽国发的高岭、高原兄弟在形势对空头及其不利的情况下由空翻多,将其50万口做空单迅速平仓,反手买入50万口做多,327国债在1分钟内涨了2元。这对于万国证券意味着一个沉重打击——60亿人民币的巨额亏损。管金生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收盘前八分钟时,做出避免巨额亏损的疯狂举措:大举透支卖出国债期货,做空国债。下午四点二十二,在手头并没有足够保证金的前提下,空方突然发难,先以50万口把价位从151.30元轰到150元,然后把价位打到148元,最后一个730万口的巨大卖单把价位打到147.40元。而这笔730万口卖单面值1460亿元。当日开盘的多方全部爆仓,并且由于时间仓促,多方根本没有来得及有所反应,使得这次激烈的多空绞杀终于以万国证券盈利而告终。而另一方面,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则出现了约40亿元的巨额亏损。
2月23日晚上十点,上交所在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的无效的,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这也就是说当日收盘前8分钟内多头的所有卖单无效,327产品兑付价由会员协议确定。上交所的这一决定,使万国证券的尾盘操作收获瞬间化为泡影。万国亏损56亿人民币,濒临破产。
2月24日,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就国债期货交易的监管问题作出六项规定,,即1、从2月24日起,对国债期货交易实行涨跌停板制度,2、严格加强最高持仓合约限额的管理工作,3、切实建立客户持仓限额的规定,4、严禁会员公司之间相互借用仓位,5、对持仓限额使用结构实行控制;6、严格国债期货资金使用管理。同时,为了维持市场稳定,开办了协议平仓专场。

6,327国债事件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国债期货327事件——背景 中国国债期货交易始于1992年12月28日。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 ,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1994年10月以后,中国人民银行提高了3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利率和恢复存款保值贴补,国库券利率也同样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性为炒作国债期货提供了空间,国债期货市场日渐火爆。 国债期货327事件——经过 1995年,中国证券教父(万国证券总经理)管金生预测,327国债的保值贴息率不可能上调,即使不下降,也应维持在8%的水平。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空头判断彻底错误,万国证券巨额亏损60亿人民币。管金生收盘前八分钟,做避免巨额亏损疯狂举措:大举透支卖出国债期货,做空国债。当日开盘的多方全部爆仓,多空绞杀终于以万国证券盈利而告终。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则出现了约40亿元的巨额亏损。 2月23日晚上十点,上交所在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异常无效,当日收盘前8分钟内多头的所有卖单无效,327产品兑付价由会员协议确定。 万国证券尾盘操作收获瞬间化为泡影。万国亏损56亿人民币,濒临破产。国债期货327事件——结局 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无奈地划上了句号。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327风波”之后,各交易所采取了提高保证金比例,设置涨跌停板等措施以抑制国债期货的投机气氛。 但因国债期货的特殊性和当时的经济形势,其交易中仍风波不断,并于当年5月10日酿出319风波。 万国证券公司进行了改组,董事长徐庆熊、副董事长兼总裁管金生同时辞去所任职务。管金生锒铛入狱。 【扩展资料】国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条款 1、交易单位(trading unit):也称合约规模(contract size),是指交易所对每份期货合约规定的交易数量。 2、报价方式(price quotation):是指期货价格的表示方式。短期国债期货合约的报价方式采取指数报价法,即100减去年收益率。 3、最小变动价位(minimum price change):是指在期货交易中价格每次变动的最小幅度。 4、每日价格波动限制:是指为了限制期货价格的过度涨跌而设立的涨跌停板制度。5、合约月份(contact months):是指期货合约到期交收的月份。 6、交易时间(trading hours):是指由交易所规定的各种合约在每一交易日可以交易的某一具体时间。 7、最后交易日:在期货交易中,绝大部分成交的合约都是通过反向交易而平仓的,但这种反向交易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这一规定的时间就是最后交易日。 8、交割安排:包括交割的时间、交割的地点、交割的方式,以及可用于交割的标的物的等级等。 9、部位限制:是指交易所规定的某一交易者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持有期货合约的最大数量。 参考资料:中国经济网-国债期货重出江湖

7,327国债事件感想

很久以前,有个法老梦见将有七年的饥荒要降临埃及大地,一个叫约瑟夫的年轻人给他解梦,想出了预防计划,即对谷物运用远期买入对冲。饥荒居然真的出现了,这个计划拯救了埃及人民,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这样的观点:期货市场仅局限于农业领域。直到1972年5月16日,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的国际货币市场上引入金融期货,这个观念才被打破。

金融期货是20世纪70年代金融领域的两个重大突破之一它包括利率期货、指数期货、货币期货。在国外成熟的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的交易额占到80%以上。

我国曾对几种金融期货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1992年6月1日,上海外汇调剂中心率先推出外汇期货交易;1993年3月10日,海南证券交易中心首次推出深圳股份综合指数期货的A股指数期货。这两种期货交易由于推出的时机不成熟,不久就被关闭。

一筹莫展之际,一些有识之士走出国门到大洋彼岸的美国转了一圈,突然发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金融衍生工具:国债期货.1976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了91天短期美国政府券期货。国债被称为“金边债券”,由政府发行保证还本付息,信用好,安全性极强,流动性好.美国财政部成为国债期货强有力的支持者.考察者由喜上眉梢.,喜滋滋小心翼翼地把这个宝贝捧回了国内,不料,从此掀开了327事件的序幕,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时刻即将来临了.

福兮,祸之所倚

当时我国国债发行极难。1990年以前,国库券一直是靠行政分配的方式发行的。国债的转让流通起步于1988年,1990年才形成全国性的二级市场。1992年底,国库券的转让价格大大跌破面值,5年期券只标80多元,扣除应有利息,已蚀本金20多元。这时票贩子倒成了好人,他们以高于财政部二级市场转让价格收购群众的国库券。我国从1981年到1995年间,发行国债4509。33亿,个人投资者普遍把国债作为一种变相的长期储蓄存款,很少有进入市场交易的兴趣。

通过多次国际考察,决策者对国际金融市场有了较多的了解,感觉应当有金融工具的创新。在当时的体制框架内和认识水平上,搞股票指数期货是不可能的,而国债的发行正在受到国家的大力鼓励。借鉴美国的经验,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设计并试行推出了12个品种的期货合约。上交所认为通过金融工具创新,能够带动国债市场的发展,这是比较容易获得高层支持的。国债是固定利率,风险会小一点,搞期货比较容易控制。还有一个小秘密,当时证监会成立不久,这类事还管不到,趁早干起来,免遭以后申报、审批之苦。

国债期货试行的两周内,交易清淡,仅成交19口。1993年7月10日,情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一天,财政部颁布了《关于调整国库券发行条件的公告》,公告称,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政府决定将参照中央银行公布的保值贴补率给予一些国债品种的保值补贴。国债收益率开始出现不确定性。国债期货市场的炒作空间扩大了。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重新设计了国债期货合约的品种和交易机制,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

1994年10月以后,中国人民银行提高3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利率和恢复存款保值贴补,国库券利率也同样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性为炒作国债期货提供了空间,大量机构投资者由股市转入债市,国债期货市场行情火爆。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2。8万亿元。占上海证券市场全部证券成交额的74。6%。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陡然增到14家,成交总额达28000亿元。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1995 年,与全国股票市场的低迷形成鲜明对照。从1995年1月到5月17日由中国证监会宣布停止的4个多月时间里,上交所国债期货的交易量达到49686。 09亿元,是上交所1995年全年股票交易量的16倍。

国债期货的巨大成交和较强的流动性,带动了整个国债市场的发展:1、促进了国债现货市场的发展,统计显示,国债期货推出前的93年1月到5月,国债现货成交总额为21亿元,日成交0。19亿元,国债期货推出后的1994年同期国债现货成交总额达到378亿元,日均成交3。74亿元,分别是前者的 18。5倍和19。7倍,大大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2、促进了国债价格的发现,国债期货推出后,对现货的价格带动明显,市场中以1992年5年期为代表,国债现券从1994年1月开始走出长期滞留的面值最低谷,并在随后一年出现了25%的升幅。一些和约价格得到了正常发现,国债期货市场价格发展为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年收益的确定、期限结构安排等都提供了决策依据。

形势似乎一片大好。但问题出在“327国债期货合约”上。

祸起萧墙——疯狂的8分钟

“327” 是“92(3)国债06月交收”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

由于期货价格主要取决于相应现货价格预期。因此,影响现货价格的因素也就成了期货市场的炒作题材。影响1992年三年期国债现券价格的主要因素有:

(1)基础价格:92(3)现券的票面利率为9。5%,如果不计保值和贴息,到期本息之和为128。50元。

(2)保值贴补率:92(3)现券从1993年7月11日起实行保值,因而,其中1995年7月份到期兑付时的保值贴补率的高低,影响着92(3)现券的实际价值。

(3)贴息问题:1993年7月1日,人民币三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上调至12。24%,这与92(3)现券的票面利率拉出了2。74个百分点的利差,而1994年7月10日财政部发布的公告仅仅规定了92(3)等国债品种将与居民储蓄存款一样享受保值贴补,并未说明92(3)现券是否将随着储蓄利率的提高进行同步调整。因此,92(3)现券是否加息成为市场一大悬念,直接影响92(3)现券的到期价值。

(4)1995年新券流通量的多寡也直接影响到92(3)期券的炒作,由于上海证交所采用混合交收的制度,如果新券流通量大,且能成为混合交收的基础券种,那么,空方将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市场将有利于空方,如果相反,则对多方有利。

这些价格的不确定因素,为92(3)期全的炒作提供了空间。

与当时的银行存款利息和通货膨胀率相比,327的回报太低了。于是有市场传闻,财政部可能要提高327的利率,到时会以148元的面值兑付。

但管金生不这样看。管金生何许人也? 1988年上海三大证券公司成立,分别是上海人行的申银、交行的海通和股份制的万国。1993年首批证券商业信用评比,万国获得国内惟一最高级别AAA信用等级,在当时拥有270多家会员的上交所万国独占16。7%的交易额。万国是券商的老大,万国有一句广告词:“万国证券,证券万国”。管是这个王国的国王,有“证券教父”之称。他认为第一,国家将抑制通货膨胀作为9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因此通货膨胀回落必然会导致保值贴补率的回落;第二,对92(3)国债的贴息将增加财政支出十几亿元,因此不可能贴息;第三,1995年新国债发行额度将在1500亿元左右,比去年增加50%,因此,流通梁必然较大。于是管率领万国证券做空。

1995年2月“327合约”的价格一直在147。80元—148。30元徘徊。多空双方在148元附近大规模建仓,327品种未平仓合约数量逐渐加大。市场潜伏的危机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23日,提高327国债利率的传言得到证实,百元面值的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高层想的多是国库券的发行和兑付,也许根本忘了下面有个国债期货市场。但国债的利率一浮动,疯狂就开始了。

2月23日上午一开盘,中经开率领的多方借利好用80万口将前一天148。21元的收盘价一举攻到148。50元,接着又以120万口攻到149。10元,又用100万口攻到150元,步步紧逼。

一直在327品种上与万国联手做空的辽国发突然倒戈,改做多头。327国债在1分钟内竟上涨了2元,10分钟后共上涨了3。77元。327国债每上涨1元,万国证券就要赔进十几个亿。按照它的持仓量和现行价位,一旦到期交割,它将要拿出60亿元资金。毫无疑问,万国没有这个能力。管金生铤而走险,16时22分13秒突然发难,先以50万口把价位从151。30元轰到150元,然后用几十万口的量级把价位打到148元,最后一个730万口的巨大卖单狂炸尾市,把价位打到147。50元。

在最后8分钟内,万国共砸出1056万口卖单,面值达2112亿元国债。而所有的327国债只有240亿。光是操作就让人感叹,十个手指要多么灵活才能敲进这么多指令?据统计,当日上交所国债期货共成交8539亿元(含最后8分钟),其中80%的交易属于上海万国抛空的“327”品种。这个行动令整个市场都目瞪口呆,若以收盘时的价格来计算,这一天做多的机构,包括象辽国发这样空翻多的机构都将血本无归,谁能想到自己买的是泥饭碗,但是却必须还一个金饭碗。而万国不仅能够摆脱掉危机,并且还可以赚到42亿元。可以说,那天所有国债期货的入市者在“天堂”和“地狱”间走了一回。

当噩梦醒来后

上海著名的外白渡桥西端黄浦路15号,正门墙壁上铜牌罗列,而最能显现历史价值的无疑还是中间一块,上书 “上海证券交易所原址(1990.12.19—1997.12.18)”。门上的漆色已略显斑驳。举步而入,一面开市铜锣静静地悬在那里——已是文物。作为上海证交所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总经理,尉文渊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第一次敲响了这面锣。那正是1990年的岁末,他35岁,号称 “全球交易所中最年轻的老总”.

1995年年初,他正好到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出访。按日程应当2月28日回国,但想到工作上许多事没有安排,所以提前于22日回到国内。不料第二天,也就是2月23日,就发生了“国债327事件”。 历史悄悄地将他的证券业生涯打上了一个休止符。

尉刚回国,就有人说国债期货可能会有问题。但他当时没有在意。23日早晨一开市,果然市场上是全线向上行情。他正在办公室与人洽谈交易所购买外滩市政府大楼的事,交易部负责人报告说国债期货交易异常,有人一下子下单200万口。后来查明是辽宁国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无锡国泰恶意炒做。当天下午,他陪证监会期货部主任耿亮在场内。耿说证监会刚向财政部拿下国债期货的管理权,国债期货管理办法修改完了,准备发布。尉正在为此高兴,突然发现市场上气氛不对劲,各地国债市场都是向上的突破性行情,“327”价格大幅下跌,交易量突然放大了许多。出事了!管理办法太晚了!

尉文渊做梦都没有想到贴息,美联储调息时都是0。25%地调,咱们一下子竟然就是5个百分点。他第一个反应就是立刻发通知,随手抓了一张电脑打印用过的废纸,写了几句话发了出去,大意是说国债期货交易发生异常情况,经初步调查,发现有严重的蓄意违规迹象,交易所正在进一步调查了解。

证监会让上交所自己处理。夜里11点,尉文渊正式下令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327品种的交易异常,是无效的,该部分不计入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定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

上海证交所的这一决定曾经在市场上引起了一定的非议,协议平仓更是有违于市场经济的原则,但是实际上万国并无700万口这样巨量的持仓,因此这一决定最大限定地保护了万国,避免几个月后一场金融风潮在我国的发生。

当时上交所规定个人持仓不得超过3万口,机构不得超过5万口,因为万国信誉好,允许多开,但是只允许开40万口。实际上那天万国开了200万口。上交所没有公布管和万国的名字,但是万国在劫难逃,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赔6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管自己弄出的局面算,万国赚42 亿元;如果按照151。30元平仓,万国亏16亿元。

2月24日,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就国债期货交易的监管问题作出六项规定,,即1、从2月24日起,对国债期货交易实行涨跌停板制度,2、严格加强最高持仓合约限额的管理工作,3、切实建立客户持仓限额的规定,4、严禁会员公司之间相互借用仓位,5、对持仓限额使用结构实行控制;6、严格国债期货资金使用管理。同时,为了维持市场稳定,开办了协议平仓专场。

2月25日下午3时,海通证券公司总经理汤仁荣将他的《紧急建议》传真给人总行副行长戴相龙证监会副主席李剑阁财政部国债司司长高坚,提议关闭国债期货市场。

3月份全国“两会”召开了之际,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发言,要求对万国的违规予以严肃的查处。

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无奈地划上了句号。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9月15日,尉文渊也不得不离开了上交所。1999年有一次他与现任中国证监会秘书长屠光绍同机飞北京,屠说那个年代是“出英雄”的年代。龚浩成听说后加了一句:“也是出问题的年代。”尉2000年又公开在媒体亮相时身份已变成158海融证券网的CEO,但他常感慨地回想起“327国债事件”,也许因为那是他的“滑铁卢”。

9月20日,国家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都公布了对“327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决定说,“这次事件是一起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控制滞后的情况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公司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决定认为,上海证交所对市场存在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估计严重不足,交易规则不完善,风险控制滞后,监督管理不严,致使在短短几个月内屡次发生严重违规交易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在国内外造成极坏的影响。经过四个多月深入调查取证,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根据有关法规,对有关责任人分别做出了开除公职、撤消行政领导等纪律处分和调离、免职等组织处分,涉嫌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违反规定的证券机构进行经济处罚。(有关此事件与国债期货的宏观政策、法律和规则设计等问题的分析,请参见本期”衍生市场与法律”栏目董华春的文章《春天花会开——浅谈我国国债期货发展及法律问题》)

1996年4月,万国不得不与它当年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申银证券公司合并。1997年1月,管金生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7年。

春天在哪里

在“327”国债期货风波发生之前,中国期货市场的迅速发展。中国的期货交易从思想准备到具体付诸实施,不足10年的时间。这期间,各类期货交易所达到20多家,期货经纪公司达360多家,成交金额达几千亿人民币。我们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走了发达国家100多年走过的路程。世界最大的金属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总裁沃尔夫认为“中国已经有了真正的期货交易”,日本期货协会理事长森正治对中国期货交易发展之快感到“十分震惊”,香港期货交易所执行总裁黎佳俊对上海交易所负责人说:“你们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了。”但是判断一个国家期货交易发展的快与慢,不能光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交易所的丰厚利润,使管理者、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大大淡化,一味追求市场规模和交易量,放松了风险控制这个期货市场的生命线,终于导致了“327”风波的发生,并葬送了国债期货这个大品种。“327”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以致于有段时间一提到期货人们总会联想起欺诈、疯狂和混乱。事件发生之后,政府监管部门、各交易所均健全了交易保证金控制制度、涨跌停板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建立了诸如持仓限量制度、大户申报制度、浮动盈利禁开新仓等的交易风险控制制度。“327”国债期货风波以其惨痛的教训,成为中国期货市场重视风险管理的开端。

笔者认为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可行性条件已逐渐具备。

首先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已放开,其次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可以流动,再次国债回购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回购利率已成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利率形式。在国债发行上1996年开始采用了公开招标形式,由承销商竞争投票确定国债发行价格与收益率。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不断扩大,国债保值补贴率被取消,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于1996年4月1日启动,这一切都大大促进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其次,国债发行和交易、结算制度趋于完备。1996年国债发行方式上采用招标发行的方式,由于承销商对市场的预期不同,因此在招标中收益率是不确定,这就带来了收益率风险,为国债期市开展提供了依据。在交易机构上形成了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在交易、结算上形成了全国国债统一托管结算系统;投资队伍随着金融知识的普及逐渐成熟。

再次,宏观经济不断好转,市场外部条件得以改善。1995年国债暂停的一个原因是宏观经济环境恶化,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导致保值贴补率不断提高。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软着陆的成功,我国物价指数大幅回落,宏观经济出现了低通货、高增长的良好局面,保值补贴率被取消,国债市场发展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财政部又推出国债专用帐户、降低交易费用等。

从1995年到2000年,是中国170余家期货企业日子极不好过的6年,监管层也整整思考了6年。2000年12月29日,中国期货业协会终于成立。经济学家戴园晨说,这一天象征着10年来风雨飘摇的期货业终获肯定,现在期货业再也不是“私生子”了。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的到会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一家期货公司的老总评价说,10年来期货业的任何一次会议都从未见过国家监管部门尤其是证监会领导的身影。“周小川能来,说明期货业的春天不远了。”包括董辅礽在内的几位经济学家认为国债期货也到了应该恢复的时候了。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两年来一直在积极组织调查327国债事件,准备写一个深入的报告,梳理一下发展中国国债期货的思路。看来,中国期货业真正的春天正在向我们招手.

8,《327国债事件》。。怎么写读后感想??救命。。

请参考以下这篇文章:

327国债事件“究竟告诉我们什么
——商品期货市场反思与借鉴(5)

(作者:常清 教授、博导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

反思过去,最值得一提的是“327国债事件”。在1990年代初,中国进行期货市场的试点是很

成功的,不仅在很短时间内大宗商品的交易很活跃,而且开始了国债期货交易。到1995年,试点已成全面发展趋势。但由于出现了一些恶性事件,导致政府对期货市场进行全面治理整顿,致使期货市场发展形势急转直下。从历史角度讲,“327国债事件”是一个转折点。

关于“327国债事件”,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研究颇为深入。但我在看资料时始终感觉许多研究者并没有切中要害,而是对期货市场进行了不必要的非难。

“327国债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1995年2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国债期货交易过程中,由于空头大户亏损累累,为免遭“爆仓”的不利局面,利用上海交易所计算机交易系统的不完善,采用严重违规手法,透支几十亿元保证金,做了近千万手的合约,8分钟内将”327“国债期货品种单位合约价位压下跌4元。由于其违规非常明显,上证所发现之后,宣布尾市327品种成交无效,并不得不采取暂停国债期货自由竞价交易等措施。

“327”事件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在3月份的第一周暂停国债期货自由竞价交易,尤其对“32”7品种进行协议平仓。其后,从3月7日起,恢复了除“327”品种以外的其它品种的自由竞价交易,但规定一律只能平仓,不得开新仓,并将保证金从原来的每合约500元提高到2000元,且每笔最高申报数量不得超过1000手合约,同时将涨跌停板限为涨跌0.50元,并相应提高进入交割月份的保证金标准,使国债期货在爆炒之后逐步降温。从3月13日起,上证所价格涨跌停幅度调整为涨跌1元,并且允许开设新仓,才开始了正常的交易。

从以上史实事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导致“327国债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直接原因在于交易者。万国证券公司作为一个机构投资者依仗自己的政府背景和财大气粗而不尊重市场,认为市场价格可以短期内被操控,所以才用透支的方法打压市场。当时消费物价一直沿上升通道不断上涨,而根据物价指数计算的保值贴补率势必逐月提高。当万国证券等大户认为国债价格被高估之时,在市场上做空,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明知做错了方向却不认错斩仓,反而加仓,最后孤注一掷,透支打压市场,造成公司破产。这种交易的不理性正好与当时巴黎银行交易员尼克·里森是一样的。

第二个原因在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一个现货交易所,没有按期货运行规则进行设计,才出现了问题。期货市场有保证金、每日结算等制度管理风险,当时上证所不实行严格的保证金制度,万国证券在没有保证金的情况下,可以透支几十亿进行交易,才出现此类事件。与此同时,

327国债在各个期货交易所也同样进行交易,交易量并不少于上证所,但由于期交所有一套严格的管理风险的制度,所以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327国债事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今天金融期货再开要汲取什么教训呢?

首先,要充分认识期货市场运行的规律性,按期货市场的规律办事。不能像上证所当年,期货现货不分,不按期货的原则管理。

其次,要对投资者一视同仁,不能搞特殊。当时的上证所认为券商财大气粗,透支交易不会有风险,所以才给券商透支额度的,而其它的中小投资者都是保证金交易。我们千万不能以注册资本大小看承受风险的能力,而应以风险管理的制度管理风险。

再次,要认识到专业化分工的道理。当时327国债由期货经纪公司代理,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的交易很成功,只是上证所出了问题。反思过去,上市股指期货这个期货品种,只能由期货公司专营代理,在期货交易所内运营。证券公司的长处不在于此,若用证券的思维和管理来运营股指期货,将来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9,德隆系的特点是什么?

德隆系:中国独特的“类家族企业”敛财模式

主要是顾-唐模式
特点:
一是求量不求质
二是不求完备但求控制

不健全的交易监管机制,令中国的“类家族企业”在敛财模式上与东南亚“家族企业”存在很大差异,但在本质上却是一样的-都损害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们发现,亚洲“家族企业”的运作规律是,被置于企业金字塔下层的上市公司的资产,往往会被“控制性股东”运送到金字塔的上层。
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控制性股东”对下层的上市公司拥有很强的控制权,却只拥有很小比例的权益。这种不平衡,加上亚洲地区司法制度薄弱、企业会计制度不够透明,使得“家族企业”将上市公司置于金字塔结构的下层,并且将下层的资产通过关联交易运送到上层,或者将上层企业的危机转移到下层公众公司,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
然而在中国,我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类家族企业”的运作模式,其金字塔结构中资产的运动方向往往和亚洲其它地区的情况相反。上市公司在复杂的结构中,往往成为这种“类家族集团”中的旗舰企业,其资产变为向下运动,具体表现为投资行为。
产生这一模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中国股市的初级市场特征尤其是不健全的交易监管机制,决定了“控制性股东”有可能通过证券市场股价上涨获取暴利。无论是上市公司向下投资,还是上?quot;控制性公司“股权的转让,往往会被市场当作“利好消息”,进而推动股价上涨。
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未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在上市公司的股份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同时价格远低于“流通股”,这使得“控制性股东”,尤其是那些处于相对控股地位的“控制性股东”,可以通过很低的价格受让国家股或法人股,实现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中国上市公司流通股(A股)占总股本的比例平均为30%。
在对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收购实例中,“每股净资产”是个非常重要的定价依据,转让价格的平均水平为每股净资产溢价30%(对于国家股,管理部门设定了下限,其转让价格,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在2000年国家股及法人股转让实例中,法人股的平均转让价格,为同期流通股平均价格的13%。由此来看,那些处于相对控股地位的控制性股东可以用很小的代价,通过法人股场外协议转让,实现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
当这些机构低成本控制上市公司之后,便不断投资。通常投资额并不是很大,很难有规模效益,却能以此制造二级市场上的“利好消息”,而且我们观察到,这些公司通常都选择高送股这种奇妙的分配方式,并没有让股东拿到一分钱现金,却推动了股价的上涨。这类公司股票价格上涨幅度相当惊人。我们无从证明这些控制性股东是否从二级市场获取巨额收益,但这种可能性的确是存在的。那么谁能证明这种可能性呢?
按照成熟市场的法律,这种情况是应当由控辩双方中的辩方举证。如果辩方不能证明自己清白,将受到相当严重的处罚。
这也正是我们十分重视“举证责任是证券交易法成败关键”的原因。这是解决“大股东控制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中国证券市场未来的健康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类家族企业”敛财模式是初级的,其收益率远高于亚洲其它地区“家族企业”的普遍模式。随着监管机制的完善和国家股、法人股流通等其它问题的解决,也许在中国我们也会看到类似于东南亚国家“家族企业”的敛财模式。
事实证明,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正是由于没有解决“举证责任”这一关键问题,而备受大股东问题的困扰。随之而来的家族企业敛财则是造成亚洲金融风暴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于举证责任,我们将在本文的最后进行系统的论述。以下我们分析一下“德隆系”的操作模式。


“德隆系”的神奇历程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新疆德隆”控制的三家上市公司-“新疆屯河”、“合金股份”、“湘火炬”,股价已分别上涨了1100%、1500%和1100%。这些上市公司及其它与“新疆德隆”有关的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被称作“德隆系”。(本文中“德隆系”的涵义还包括与“新疆德隆”有关的人员及其相关公司,即“一致行动人”。)
“德隆系”股票如此巨大的涨幅,如像市场传言有所谓的“庄家”介入,其获利是相当惊人的。
早期的融资
由“新疆德隆”及其母公司“乌鲁木齐德隆房地产”提供担保,子公司“新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发行1亿元“特种金融债券”。
资料显示,“新疆金融租赁公司”在“德隆系”的早期融资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家公司是1996年2月由“新疆屯河”、“新疆德隆”等11家新疆公司和机构注册成立的。“新疆德隆”和“新疆屯河”各出资700万元,各占12.73%股权。
1996年10月,“新疆德隆”即介入“新疆屯河”,成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0.185%)。时间在“新疆屯河”上市仅4个月之后,间隔之短,似乎早有安排。
在介入“新疆屯河”半年之后,也就是在介入“合金股份”两个月前,1997年4月,“新疆金融租赁”发行了1亿元“特种金融债券”(期限为3年,年利率11%)。
为这笔“特种金融债券”提供担保的两家公司都是“德隆系”的公司。
一个是“新疆金融租赁”的母公司“新疆德隆”。其质押的,是其所持有的“新疆屯河”1410.18万股(持股比例8.19%)法人股及其质权登记日以后的分红派息。
另一家担保公司则是“新疆德隆”的母公司-“乌鲁木齐德隆房地产开发公司”,抵押的则是其下属“城市大酒店”的部分楼层。
这笔质押情况,在“新疆屯河”1998年中报中被“遗漏”。此后,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发布的关于此项抵押的公告后,“新疆屯河”也发布了“更正公告”。
关联公司如此倾注血本的担保,加上“新疆屯河”中报的“遗漏”一事,令“新疆金融租赁”所获一亿元资金的用途分外引人注目。
两家“德隆系”上市公司同时修改公司章程,各为“上海星特浩”提供2亿元贷款担保“合金股份”的向下投资多数是以“上海星特浩”为中心完成的,而“上海星特浩”通过“德隆系”两家上市公司的担保,获得了4亿元银行贷款。
为了扫清对“星特浩”进行担保的障碍,1999年4月,“德隆系”的两家上市公司同时通过决议,赋予董事会处理对外担保事项的权力。“合金股份”于4月6日召开股东大会,通过决议:“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在今后为股份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公司提供财务担保事宜中独立决策并负责实施?quot;同在4月,德隆另一家控股上市公司”湘火炬“也修改公司章程,将“董事会可以行使4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决策权”改为“董事会负责处理对外担保事项并可以行使公司净资产20%以下项目投资决策权”。
5月20日和26日,“合金股份”及“湘火炬”董事会分别发布公告,各为“上海星特浩公司”提供2亿元银行贷款担保。如果“上海星特浩”不能按时还款,两家上市公司将向银行支付全部借款本息。
不得不指出的是,如果说“合金股份”为“上海星特浩”提供贷款担保出于是该公司的“关联企?quot;,那么“湘火炬”的担保行为则毫不沾边。即使“上海星特浩”盈利前景再好,也不能体现为“湘火炬”的利益。而一旦“上海星特浩”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湘火炬”的股东将不得不为其承担巨额债务。这笔担保,严重损害了小股东利益。
通过“合金股份”、“湘火炬”的共同担保,“上海星特浩”获得共计4亿元贷款。而这笔贷款的去向则特别令人关注。
根据“合金股份”的公告,“上海星特浩”向下的投资总额在1.75亿元左右。如果说,上述4亿元贷款都用于投资的话,那么而另外2亿多元贷款的去向,则是一个问号-而这些贷款,都是由上市公司担保的。
另一方面,通过“上海星特浩”这些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投资动作,“合金股份”1999年的公告不断涌现,股市“利好消息”层出。
频繁投资、转让及高送股令股价飙升
"湘火炬"频繁投资,不乏关联交易
1998年中开始,“德隆系”控制下的“湘火炬”开始了频繁的投资。在两年时间里,公告的投资动作达11项,涉及公司达21家,其中不乏关联交易。
最典型的关联交易的例子是,2000年4月,“湘火炬”与“上海奥神环境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上海奥神”)、“中极控股”合资组建“株洲湘火炬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湘火炬以厂房等实物出资,经评估为1.6亿元,其中5100万元作为资本金入股,占总股本51%,评估超出部分作为合资公司对“湘火炬”的负债。
如此慷慨的出资行为,除了“中极控股”与德隆系的关系之外,还因?quot;上海奥神“也是德隆系一员。“上海奥神”1999年注册成立,法人代表唐万平。
在“湘火炬”频繁的投资过程中,“湘火炬”的股价也在不断上涨。
1997年11月新疆德隆入主湘火炬,至今经过三次转配股,一股变成了4.7股,股价由1997年的7.6元/股,如果仅对1997年以后进行还权,到2001年3月23日,经复权后变成了85元/股,涨辐达1100 %以上,自上市以来更是上涨了3000%以上。
神奇交易,刺激股价:“北京太合金”一年内转手,盈利1800万元。
1997年,“新疆德隆”进入“合金股份”后,即宣布了1997年配股方案。以10:3比例,总股本5168.5万股,共计配1550.55万股,价格5元/股,共募集资金7752万元。
配股说明书中称,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与“北京太空梭娱乐设备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北京太合金动感电影成套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太合金”),总投资4000万元,“合金股份”占80%股权。项目投资回收期1.87年,年投资利润率80%。按计划项目应在2000年初才开始回收投资。
然而,仅1年之后,在1999年6月,“合金股份”便将“北京太合金”80%股权作价5000万元转让给“新疆东方奥斯曼化妆品有限公司”。还未完成投资,就盈利1800万元,这么好的“生意”显示出德隆对“合金股份”非同一般?quot;打造能力“(该转让收益占公司当年净利润的15%,我们注意到,审计该公司的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对当年年报出具了无说明的审计意见)。
“合金股份”还进行了其它一系列投资,也起到促进股价上涨的作用。
1997年6月6日新疆德隆入主合金股份,至今经过四次转配股,一股变成了6.2股,股价由1997年的12元/股,到2001年3月20日,经复权后变成了186元/股,涨幅达1500%。
“新疆屯河”股价两年后的启动,也起于频繁的投资
自从1997年4月“新疆金融租赁”发行一亿元特种金融债券后,直到2000年,“新疆屯河”股票才突然再发力。在之间这段空白时间里?quot;合金股份"和“湘火炬”则股价飞涨。
2000年3月,“德隆系”加大“新疆屯河”控股比例,拥有“新疆屯河”近28%的股权。此后,“新疆屯河”在沉默两年后,也和“德隆系”的另两家上市公司一样,开始了一系列频繁的投资。
不算“新疆屯河”2000年配股资金专用的几个项目以及以实物资产出资组建的“屯河水泥公司”,“新疆屯河”近一年来共投资7亿元。这么密集的投资,更让人怀疑。从"新疆屯河"的经营业绩及年报来看,难以支撑如此巨额的投资。
自从“新疆德隆”进入“新疆屯河”以来,“新疆屯河”经历数次送配股,当初的1股变成了5.48股,经复权,到2001年3月23日每股股价已到127元,累计涨幅1100%以上。
股权转移至自然人控制的公司
亏本转让,“北京总府”淡出“德隆系”内部股权大换手
相关资料显示,自1999年9月到2000年6月,不到一年时间里,“德隆系”对“合金股份”的权益,在其北京的上层关联性公司中间,发生了一次大的转移。
1999年9月,“北京总府”将“合金股份”1810万股(占总股本8.46%)转让给“北京绅士达”,此次转让价格1.48元/股。
相比“北京总府”1997年受让这些股权时的价格3.11元/股,“北京总府”经过两年运作不仅连本钱都收不回来,“亏损”竟高达2950万元。此时“合金股份”的资产净值已大大增加,为什么“北京总府”竟然“亏”得一塌糊涂?
经调查,“北京绅仕达”是由自然人出资的公司,1998年1月注册。公司由清华大学毕业仅1年的王琦出资800万元(占总股本36.2%),白薇、杨益各出资700万元(分占总股本31.9%)成立。其中白薇特别引人注意,她在1997年10月就被选为“合金股份”第三大股东-“北京万新达”的董事长(法人代表)。
2000年6月,“合金股份”大股东“北京万新达”的股权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该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后,“德隆系”人员张万军股权由10%增加到48%,成为第一大股东;另一位新加入的个人股东杨力持股46%。原第一大股东“北京吉吉”所持股权由75%,降为6%;原持股15%的第二大股东唐万川则从“北京万新达”退出。
这样,由“德隆系”自然人直接控制的公司成为“合金股份”的主要大股东。
原来“德隆系”的重要角色-“北京总府”在“合金股份”中的权益已微乎其微。以致于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无论是北京市工商局,还是北京朝阳区工商局(“北京总府”营业执照上加盖该局印章),均未查到有关资料。看来,“北京总府”已从“德隆系”淡出。


“举证责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德隆系”表现为一种现象,即一个庞大的金融控股集团,其控制的上市公司股价无一例外地巨幅上涨,这牵扯到了一个重要的证交法问题,也就是其是否恰当,是否合法,是否侵犯了小股东的权益,这是我们探讨的重点。本文希望利用美国证监会现行法令来做一个评估。
如果德隆系利用上市公司炒高股价取得利益后再来收购子公司,就立即牵涉到了操纵市场的嫌疑。但问题是何谓操纵市场。
目前有关法令可以分成下列两项:
1、操控价格-按照中国证券法,操纵价格是指利用资金及信息上的优势,操纵股价牟利或避免损失的行为。在美国的法律环境下,控方须证明该不法交易曾经发生过,辩方可引用负责辩护条款,证明其行事的目的并非进行不法的交易。
2、披露虚假或具误导性的资料以诱使进行交易。这个案例可以利用去年(2000年)11月份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及瑞银华宝银行操控中国移动股价做一解说。中移动去年11月8日前逾一周出现大量卖空盘,每天卖空值高达交易量的一成五,一周卖空值高达每天交易量的七成。11月8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分析员突然改变对中国移动的股价预测,由10月份的目标价76元,调低至49元。其后,该行在11月21日继续调低目标价至39元。
11月24日开市前,瑞银华宝举行一电话会议,会上介绍一信息产业部高级研究员钱进潮接受访问,钱进潮证实了市场传言,指今年一月份开始,中国便实施手机单向收费政策。结果中国移动股价一周内跌至39.6港元。中国移动股价变动及跌幅,基本上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前两周的预计吻合。但该行随即否认钱进潮的意见代表信息产业部,只说钱进潮的意见只代表个人意见。
去年十一月初机构投资者卖空后股价大跌和否认钱进潮来自信息产业部等事件,即可看成作为违法的诉因。在美国,美国证监会可透过听证决定不当行为谁属问题,并进行制裁,此时辩方必须向美国证监会提出解释或证明清白。
“德隆系”的作法与上述两项操控市场行为有关,“德隆系”中“合金投资”(原合金股份)股价上升15倍左右,湘火炬股价上升11倍多等等。且在利好消息公布前,股价开始上涨。
按照美国证交法规定,如果市场认定该公司有发展而进行交易,则可认为是合法的。但如果利用散布谣言而抬高股价则是不可接受的。事实上,小股民与证券监理机构根本不可能知道或认定股价上升是否由于谣言而起。同时小股民与证券监理机构也不可能知道"德隆系"是否利用谣言而图利自己。
因此举证责任应归于辩方而不是控方。也就是应由“德隆系”向小股民及证券监理机构证明股价上升并非由于其所散布谣言而引起,“德隆?quot;”也未利用股价上升机会而图利自己。
在美国,若“美国证监会”根据各项证据认定不当行为后,次级举证责任即转向辩方,辩方有责任必须极为努力的收集能证明清白的证据。问题是,“美国证监会”如何强迫,例如“德隆系”举证呢?“德隆系”可不可以不去美国证监会听证,甚至来个置之不理呢?
“美国证监会”有着超乎外人想像的无限制的权力迫使被告提证。为了提供一个无法辩驳的事实,我将引用James Cox等人于1997年发表的《Securities Regulation》一书有关美国证监会的无限权力做个引述(翻译,924到925页):"美国证监会"官员若对被告提出证据不满意,可要求一个正式的调查。该官员有发出传票的权力。……他的传票权力在美国境内是无远弗届的,他可传召与该调查有关的任何人及任何证物。若任何人不服从传票传召,可诉请联邦地方法院强制执行力。可以这样说,美国证监会对违反证交法的调查权力是无限制的。……而且法院对于美国证监会官员基于办案需要而随意传召证人或证物行为不会有所怀疑。美国证监会的调查是受美国宪法保障的。任何人对其传票的挑战将被法院拒绝。
“美国证监会”的做法可大大增强其监控能力,并有效的迫使被调查者举证以证明自己清白。这个新的权力是值得为中国所借鉴的。

10,涌金系和德隆系分别是什么样的时件?拜托各位大神

涌金系: 4月29日早晨,毫无征兆地,曾经叱诧中国资本市场而硕果仅存的资本湘军——涌金系掌门人魏东“意外身亡”。 对于其身亡的原因,版本颇多。有的说魏东是因身体原因突然病故,也有传言称,魏东此前所进行的资本运作涉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魏东由于接受相关部门调查不堪忍受压力而自杀。魏东自杀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才步入41岁的魏东真的愿意自杀吗? 涌金集团前董事长魏东跳楼自尽后,“涌金系”又一主要人物刘刚涉案。 “涌金系”二把手 据财经网报道,8月29日,刘刚在首都机场准备离京时被有关部门专案组带走,要求“协助调查”,至今未归。据称,此项调查与魏东及王益案有关。 此前的4月29日下午,41岁的涌金集团董事长魏东在北京的家中跳楼自杀,至今死因不明;6月8日,中国证监会前副主席、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被“双规”。 43岁的刘刚是“涌金系”元老,为人低调,是“涌金系”事实上的二把手。其是该系旗下云南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云南国投)和国金证券(600109)诸多运作的主要负责人,目前担任云南国投董事长等职。 早年间,刘刚和魏东一起投资期货,在“3·27国债期货风波”中一起做多,此后又和魏东一起创建“涌金系”,是最为核心的元老级人物之一。知情人士称,刘刚近年来资产连年翻番,时而也投资“涌金系”旗下基金,在2005年时个人身家已不下几十亿元。 浦发法人股转让之谜 近年来,云南国投规模增长很快,且在投资上斩获颇丰。目前其所管理的各类资产规模近200亿元。 令外界艳羡的是,“涌金系”总是能够“先知先觉”,获得超级收购机会。至今令市场人士颇感蹊跷的是,云南国投如何获得浦发银行(600000)的4000多万法人股股权。而上述转让方的股东之间目前正在发生诉讼。 2005年间,上海国资为谋取稳固在花旗银行入股浦发银行后的第一大股东地位,欲下文件要求,下属国资和区县财政局将所持浦发银行社会法人股,以净资产价值售予上海国际集团。然而,有关意见尚在酝酿期间,云南国投已得到内部消息后抢先下手,居然从上海国际集团旗下、上海市上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的外高桥(600648)手中获得2500万股;又于2005年7月28日,从中国浦实电子有限公司(下称浦实电子)获得另外的1500万股。后一笔交易,当日签约,当日过户,而浦实电子的大股东并不知情,亦未通过股东大会正常授权。 据财经网报道,在浦发行法人股交易中,云南国投付出300万元中介费,给予与交易毫无关系的第三方公司。根据事后浦实电子二股东中电集团纪委调查,第三方公司法人代表徐李,系浦实电子总经理张黎明的故交——小学同学。浦实电子大股东据此向检察院举报,认为此案涉及利益输送。围绕此笔交易,2006年以来还派生出多起民事诉讼,浦实电子大股东希望上海法院判令该笔交易无效。目前检察院未就此正式立案,有关系列民事诉讼仍未有最终结果...... 德隆系: 备受关注的“德隆系”系列案之一金新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终于有了结果。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3月6日做出一审判决:被告单位金新信托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罚金1000万元,11名被告分别被判处4年以下不等的有期徒刑。 2006年1月农历春节前对外逃后回国自首的德隆前主席唐万新的审判在武汉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两项控罪分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值得注意的是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万新之兄唐万里却未以诉讼代表人身份出庭。 从半年前的德恒证券开始,德隆案系列庭审历经中富证券、伊斯兰信托、南京大江国投、金新信托案庭审,终于到了大结局的一刻。1986年德隆集团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注册成立,民间以万里平川一片新来形容德隆。这句话里浓缩了唐氏几兄弟的名字。鼎盛时期的德隆控制着5家上市公司,总流通市值超过了200亿元人民币,新疆屯河、合金投资和湘火炬三家上市公司更被称为德隆的三驾马车。但2004年初德隆将麾下上市公司法人股反复置押给银行,同时公司属下的合金投资和湘火炬实际发生担保数额分别占公司净资产135%和203%,远远超过了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其后德隆一直受到调查,其三家马车开始崩盘,其200亿元市值在10余个交易日里灰飞烟灭,德隆终遭滑铁泸。

上一篇:迁户口多久能办好

下一篇:搞笑的鬼片